Focaccia ripiena 是一款帶餡料的佛卡夏,熱騰騰出爐美
味又樸實,很適合在餐桌上與家人朋友分享。
佛卡夏乳酪火腿餅
份量 : 9吋 1個
好朋友雪珍從台南寄了一大箱特產給我,有三柳鴨肉
羹、葡吉的奶露麵包與羅宋麵包、手工黑糖饅頭、肉
粽這麼多好吃的,還有滿滿的愛。
謝謝我的朋友用著各種方式鼓勵我,把這個甜蜜的奶
露麵包複刻記錄下來,妳們給我的愛我永遠放心中。
奶露麵包
份量 : 4個
雲南大理鄧川是乳扇的發源地,小老師特別帶了一些給
我嚐鮮。乳扇是鮮奶發酵之後的產品,有著濃郁的乳香
,是獨特且珍貴的營養品。
在雲南乳扇的吃法很多,可以烤可以炸也可以直接吃。
加上酸甜爽脆的蘋果涼拌口感更豐富,夏日好開胃。
雲南乳扇蘋果沙拉
份量:約3-4人份
工作室後方長了一顆紫蘇,最近生長的越來越茂盛
,摘了一些包烤肉吃,順便煮些冷飲解解暑氣。
好朋友美蓮 2 年前送了我一包從廣東新會帶回來的
陳皮,色澤烏黑聞著好香,與紫蘇及甘草熬煮成天
然涼茶。最後再加入現擠的檸檬汁,馬上神奇變色
,味道獨特,顏色迷人。
檸檬紫蘇飲
份量 : 約 4-5人份
天氣熱買了 2個椰子,果肉及一部份椰子汁用來做小
老師教我的泰國街邊小巷常見的椰子冰淇淋。成品爽
口又綿密,有著濃郁的椰子味,但卻一點都不膩,真
的太好吃了。喜歡椰子的朋友一定要動手試試看!
椰子冰淇淋
份量 : 成品約850g
我的生活中離不開各式各樣麵食,幾天沒有吃就覺得
少了甚麼。還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,省去出門買的麻
煩還可以自由變化喜歡的口味。
板豆腐加上院子種的青蔥調成的內餡,包入麵皮中水
煎而成。這款豆腐捲外皮焦香蓬鬆有嚼勁,即使沒有
肉也非常好吃。
水煎香蔥豆腐捲
份量 : 約 10-12個
印象中記得奶奶常做角椒釀肉,但是幼年的我卻很討厭青椒
那股特別的味道,並不愛吃,長大了才發現想吃卻早已經來
不及了。奶奶做的一手好菜,每次回去一定是滿滿的一桌。
不管是可口的小菜或是大排場的一品鍋,奶奶的味道全是最
美好的回憶。
做好的角椒鑲肉放涼了吃味道更醇厚,是非常下飯的一道小
菜,嗆辣的角椒和滑嫩入味的內餡會讓人忍不住會多添一碗
飯。
角椒鑲肉
份量 : 約 5-6人份
翻翻冰箱有一罐已經開封還剩下半罐的鮮奶油,正好加上
黑巧克力磚做成夏天專屬的冰淇淋。
舀一球不甜不膩,巧克力味道超級濃郁,操作簡單快速,
是大小朋友都喜愛的夏日消暑冰點。
初夏是苦瓜的季節,苦瓜因為含有苦瓜苷,具有
特殊的苦味而得名。苦瓜雖苦,卻是清熱解暑的
利器。怕苦味太重可以選擇白玉苦瓜或翠玉苦瓜
,涼拌清炒都爽口回甘。
今天添加了朋友送的北港麻油來涼拌,純素的涼
拌苦瓜香氣迷人,是餐桌的解膩小菜。
涼拌苦瓜。純素
份量 : 約 4-5人份
今年事情多沒來得及買粽葉,原本不想包粽子,看到
院子的香蕉樹長的茂盛,所以摘了幾片來代替粽葉,
沒想到效果很好。
廣東、廣西、印尼、泰國等地方也都有用香蕉葉或芭
蕉葉包粽子的方式,喜歡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。
蕉葉什錦粽
份量 : 約 10個
我在工作室後方種了一片紅莧菜,只要澆澆水基本沒
有蟲害,是我這種新手小白最適合栽種的蔬菜。而且
收成剪下莖葉等它再次生長就可以無限循環 4-5個月
,所以這一陣子我們有著源源不絕的紅莧菜食用。
莧菜是端午節前後應景的蔬菜,紅莧菜的鐵質更是蔬
菜中的佼佼者,可幫助製造紅血球並預防貧血。红莧
葉染色效果極佳,無論拿来清炒、煮湯,都能染上濃
郁通红的菜汁。摘下的莖葉簡單用蒜頭清炒,色彩豔
麗吃起來棉軟又爽口。
蒜頭炒紅莧菜
份量 : 約 4人份
小老師來看我,從南勢角帶了一包新鮮的雷公根(馬蹄
菜),她說可以調製成好喝的泰國街頭夏日飲品。
雷公根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也稱為積雪草、馬蹄菜
、崩大碗、蛤殼草等,葉子和嫩莖可以作為食材,生
吃或熟食皆可。具有促進傷口癒合、抗發炎、抗氧化
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照著她教的方法生榨雷公根汁,入口冰冰涼涼微苦回
甘,喝完整個人都感覺到特別清爽。
雷公根涼茶
份量 : 約 2-3人份
荸薺又稱為馬蹄,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,以地下球
莖作為蔬菜食用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澱粉、多種維
生素和礦物質,吃起來爽脆甘甜可口。
將荸薺與香菇調入肉餡中,肉餅口感豐富味道特別鮮
美,做法簡單又下飯。
荸薺香菇蒸肉餅
份量 : 約 4人份
做完蛋糕還剩下一些動物性鮮奶油,正好拿來揉麵
團。加了鮮奶油的麵包,麵包體蓬鬆柔軟,奶香味
十足。烤了一盤圓圓胖胖的小餐包,味道雖然清淡
卻可以搭配任何餐點,無論夾甜鹹材料或直接吃都
很方便。
鮮奶油小餐包
份量 : 20個